在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及运行状况中,发生相互运动或传动的机构、部位及零件均产生摩擦与磨损,如蜗杆与涡轮、链条与链轮、齿轮与齿轮传动、带与带轮传动、轴与轴承、连杆与万向节传动、轴套与导柱、凸轮与凸轮传动、导杆与槽轮传动等。
设备的运行状况由于摩擦或磨损的存在,由润滑不良,摩擦和磨损会造成的后果有:
1. 设备配合精度下降,但下降到公差配合的下限时,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出现不同步等故障,需停机进行修复,造成停机率增加及运行成本增加等。
2. 设备的机构及零部件使用寿命低,由于设备运动轨迹是周期循环运行,在运行不断相互摩擦,而造成接触面间不断磨损,使配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3. 设备的机构振动及噪声变大,因配件的连接处不断磨损,造成接触面配合精度间隙偏差,设备运行轨迹偏离原设备轨迹,而产生振动及噪声。
4. 设备的机构及零件表面生锈氧化,由于润滑不良,机构及零件表面的金属直接与空气接触,空气中含有水分等腐蚀物质长期与设备机构及零件接触,而造成生锈氧化。
5. 设备传动部位接触点的温度升高,由于设备运动轨迹是周期循环运行,在运行不断相互摩擦,摩擦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扩散,而造成温度升高。
国际权威机构测算,世界能源的30%-50%消耗于摩擦磨损,润滑不良造成的材料磨损占60%以上,而且50%以上的机械装备恶性事故大都源于润滑失效造成的过度磨损。采用先进润滑技术,可减少摩擦或磨损,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会产生切向的运动阻力,叫摩擦力,这种现象叫摩擦。
按摩擦发生的部位分:外摩擦、内摩擦;
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分:静摩擦、动摩擦;
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复合摩擦;
按摩擦表面润滑状态分: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由于润滑管理是能减少摩擦面的摩擦和降低磨损速度的一切措施与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减少磨擦和磨损,需开展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组织落实各项润滑管理,包括设备传动机构摩擦原理、磨损损失机理、润滑剂使用、润滑剂的性质与作用、机构及零件的材料与表面热处理及对摩擦副进行维护保养等。